
1、“困住”是做下去的理由;“不会”是继续学习的理由。2、人生小轮回:A不能面对→不能接受→不能放下→辛苦失败;B面对→接受→学习→放下→轻松成功。3、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一个前提就是从失败中有所学习!4、总是问“为什么”意味着维持做不到,找做不到借口。7、限制性信念,就是让你无力,让你抬不起身的念头。11、伤痛也是“我”的一部分,也要好好爱ta,这样才能多一份幸福。13、活得“拖泥带水”,就是被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某些事持续困扰。14、必须带着那些伤痛的事、不公平的事往前走吗?非必须,我可以提醒自己放下。16、当进入“为什么”的放不下模式,就是活在过去,就意味长久放不下。18、脑袋里是“为什么”多,还是“如何”多?前者是消耗力量,后者增加力量。20、学会分切问题:我的孩子总是玩游戏怎么办?→你担心的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那部分游戏带来的影响,对不对?①在你生活中,做了些什么,让孩子沉迷打游戏,而不是其他?(找到原因);②你做些什么,能让孩子主动学习,很快、很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找方法);③你有没有坐下来跟孩子谈过,学习的重要性?(找孩子动力);④什么情况出现,意味着得到你想要的效果(解决的标准)。22、“做了不该做的事”,会导致错误;“没做应该做的事”也会导致错误,后者遗憾更大。23、文字内容并不决定沟通的效果,沟通首先要走出文字的局限性。24、我们往往忙于“做”,而忽略了“想”,忘记了做事情的意义。25、当我们中国人摆脱无效的勤奋时,幸福会翻倍,效率也会大爆发。26、当你明白了为什么,知道了原理,你就能生发出更多的“术”。27、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我”最高,意义为我服务,事业为服务,资源为我服务,同时记住三赢和效果原则。28、把焦点放在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是纠结上次的失误,因为注意力焦点在哪儿结果将在哪儿。29、父母做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孩子他有自己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做正确选择、自我管理时间、与人合作、分析问题、与父母和平共处能力等等。30、系统动力三法则:①一切事物动变迁;②尽皆追求:平衡→稳定→发展→壮大;③所有平衡稳定,都是在不平衡、不稳定情况下完成。31、沟通效果73855分布:7%的效果来自文字内容;38%来自声调语气;55%来自身体语言。32、在家庭辅导不能做神,不能追求完美,而是一点一点做出进步和改善。33、当有人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不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就会被他人操控。34、建立“我总有选择”的信念,意味着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35、EQ型处理他人的情绪:①关注并接受到他的情绪(绝不批判);②说出事情(认同或不认同的);③发现处理的可能性;④找到行动计划。36、觉察自己表达中的“连接词”,能发现自己的思考模式。38、我的人生中“我”是中心点,我是本位,我有资格决定自己行为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