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大大
01
关系中第一次交往时,人都有一种本能冲动,总觉得要表现得好一些,热情一些,给别人留个好的印象。 心理学的理论也支持这一点,认为第一印象很重要。 所谓第一印象,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 人们往往会对除此接触到的信息更敏感,留下的印记更深刻。你让人家心里暖暖的,人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心生好感;你让人家觉得凉凉的,人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好接触,从而产生距离感。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们各自的生活体验也能印证这一点。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另一面。 第一印象虽好,但它也有一个“不足”,就是会随着两个人交往的深入而不断被修正。 第一次相处时感觉浑身发光的人,相处久了会发现也不过如此,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很讨厌;相反,那些刚认识时无感,甚至印象不太好的人,相处久了也会发现其实也有不少的优点,甚至越来越喜欢。 也就是说,当时间拉长,关系加深,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理性。 这个时候,刚开始投入很多,付出很多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失落。因为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好像没有最初那么好了,别人对自己也越来越冷了。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失效的一个表现。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初次交往时,即便你做的很好,别人回应的也很好,也不代表这种好就是真实的。 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即使你对别人好的无可挑剔,别人在内心深处也未必会认同,他们通常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验证之后,才会放下防御的心态,真正的接纳一个人。 所以,在交往的初期,不管你表现得好还是不好,别人都会对你持保留态度。 02 那么,假如你对一个人有好感,想和对方建立更长久更深入的关系,那交往初期怎么做更妥当呢? 其实也很简单。 如果你对对方的印象不错,心里很喜欢,你尽可以展现出你的热情。 如果对方给你的印象一般,或者说没有什么触动你的地方,你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即可,没有必要非要展现出一种虚假的热情。 如果你非要呈现给别人一种自己是完美的,是绝对热情无私的好人的印象,那么对方就会对你形成一个过高的预期,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你。 当别人已经适应并固化了你刻意营造出的这种形象,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又不能将这个完美的形象保持下去的时候,你真实的自己和对方对你已经固化的预期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对方会感到惊讶,而你也感觉委屈。 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你平时是什么样子,就表现出什么样子。没有必要因为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故意打造一个并不真实的完美人设。 完美的人设就像肥皂泡一样,虽然一时绚丽,但一碰就破。 相反,如果你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己,那么别人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了解你,你的优点,你的缺点,然后调整自己来适应你的特点,并对你形成一个合理化的预期。 即使你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些瑕疵也一时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但他们会通过调整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你的一些不足。 接下来,如果你们真的有缘分,关系就会因为熟悉而心生出更多的认同和好感,然后长久地保持下去。 相反,如果彼此不是一个频道的人,认清彼此面目后早清早散,对两个人也没有什么伤害。 总之,不管是哪种结果,这对彼此来说都是最优的选择。 所以,关系中真的没有必要去讨好别人。 人们对轻易就获得的东西,向来不会珍惜。 坦然地做你自己就好,不要怕冷,王菲很冷,小龙女也很冷,但不妨碍人们喜欢她们。 相对于一时的态度冷暖,大家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本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