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型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
1、接受
接受是注意到对方有情绪、接受有这份情绪的他并且就这样地告诉他。例如:
“你看来有点情绪,愿意与我谈谈吗?”
“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接受绝对不是批判(“你怎么可以又发怒啊?”)、不是否定(“你不应该在这里发怒的!”)、表示不耐烦(“唉,你又发脾气啦?”)、也不是忽视(如像完全没有事般平常闲谈)。接受就是“你这个样子我是接受的,我愿跟你沟通”的意思。
2、分享
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
就算对方反复或坚持先说事情内容,你也需要巧妙地把话题先带去情绪感受的分享。情绪感受未曾处理,谈事情细节不会有效果,往往只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大。
▲ 先处理情绪
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对方去捕捉内心的情绪。一般人们对情绪认识不多,他们不懂得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因此会有困难去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辅导者可以提供一些字眼帮助受导者把内心的情绪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
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
如果受导者总是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和谁人对错等,辅导者可以用说话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即先处理情绪),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现在内心的感觉怎样。”或者:“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你心里现在觉得怎样?”
帮助受导者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们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助他正确认识他现在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存在,受导者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当受导者有过足够的情绪表达后,辅导者会发现受导者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已经有舒缓的迹象。
▲ 后处理事情
若上述的情绪分享做得好,受导者会表现出平静了一点。这时才引导受导者说出事情的细节,好知道该怎样进一步的引导。
3、肯定
辅导者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刻出一个明确的框范,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辅导者应该就这些而给予受导者肯定。框范外面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辅导者给予受导者肯定之后,会更容易引导受导者注意到和愿意针对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而有所改变。
例一:[你对小张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我明白那份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俩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例二:[你感到妒忌是正常的,因为他比你先得到升级,但你用难听的字眼当众骂她,使得同事们,包括上级都听到了,他们会更感到让升级是对的,你以后不是更少有机会超越她吗?]
给予肯定使受导者保留他们的尊严和自信,受导者会更愿听从辅导者的引导。重要的是让受导者明白他的情绪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被接受,或者会有效果。
4、策划
受导者现在会想:“我有这样的情绪原来不是错误,但是应该怎样去处理问题呢?”要帮助受导者解决问题就是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辅导者可以引导受导者说:
“凡事都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嘛,让我们一起想想,如果重新来过,怎样做可能会更有效果?”
或者“下次同样情况出现,怎样才是更好的做法,使效果更理想?”
或者“避免同样的不如意的情况出现,你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人生里每次的经验都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抱怨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因为问题总是不断地出现。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