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 是因为他们没有局限在自我的需要中
一个人是被我们成为所谓“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他会觉得他的思想与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这是他的意识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我们的牢笼,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一些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我们必须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拓宽我们的胸怀,去拥抱所有生灵和整个世界的美,这是我们的使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莫扎特、达芬奇、迪斯尼和爱因斯坦是众所周知的天才。你,或许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那么,是什么令你卡在普通人的境界中,又是什么令天才成为天才?
恐惧常是通向天才的钥匙
迪尔茨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觉得我必须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是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它总伴随著一种使命感。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其核心在于,普通人被卡在自我中,而天才们的自我和灵性是合一的,他们一直保持著灵性的通道。普通人对自我很恋栈,会常说“我”创造了什么,而天才们都知道,重要的是将自己投入到一个更大的存在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灵性的通道打开。对此,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有精彩的描述: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这一道理或体悟,差不多每一个天才都有类似论述,譬如莫扎特的说法是:“我真的从不曾研究或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音乐是透过我而来。”他还描绘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说:
我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怎样出现,也无法强求。那些悦人的欢乐留在我记忆中,我也习惯了像被告知的那样,任由它们蜂鸣……这些点燃我的灵魂,只要不被扰乱,我的主题会自行扩展。
玛莎·格雷厄姆和莫扎特的论述非常迷人,但普通人如何模仿这种天才的策略呢?在课程中,迪尔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练习:
1)在后设位置(最初谈话位置),培训师询问个案,他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状态是什么,而他又能想到一个最佳状态又是什么样子。
2)进入到“最佳状态”的位置,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最佳状态中,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3)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4)让个案进入“问题状态”的位置,培训师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的问题状态,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5)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6)让个案重新进入“最佳状态”的位置,并带著在“最佳状态”的体验,走进“问题状态”的位置,发现这两种状态的不同,然后化解问题状态,从而找到将其转化为最佳状态的钥匙。
迪尔茨为一个女学员做练习时,这个学员的体会是:“我感受到,在不同的状态,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在最佳状态,有一个更高的能量从我头上传来,声音是‘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而在问题状态,一种恐惧从我的腿下升起,那时我就会担心别人的看法,而一旦别人没有认可我,我的恐惧就会更加严重,这时我会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做。”
当迪尔茨让她将最佳状态带入问题状态时,她发现,在这种情景中,她不必担心别人的看法,恐惧会烟消云散,问题状态转化成了最佳状态。
对此,他说,几乎总是恐惧将我们卡在自我中,而不能打开灵性通道。在不同的问题状态中,恐惧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便是化解问题状态的钥匙,一旦发现这个钥匙,就可以打开那个通道。所以,“不是用拿掉‘坏我’,不是用‘好我’消灭‘坏我’,不是消灭与挣扎,而是接纳和转化。”
拥抱内心深处那个恐惧的小女孩
我和我的拍档做练习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我的拍档的问题状态是失眠,她说自己有20年失眠的历史了,而她的最佳状态有两个,一个是她在事业上有巨大突破而被公司当作代表在全公司大会上宣讲自己成功经验时的状态,一个是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偶尔一次可以酣然入睡的记忆。
当我作为培训师做最后一步练习时,她貌似很快转化了问题状态,但我没任何感受,所以当她想退回到后设位置时,我轻轻地拦住她,让她更深地沉浸在问题状态中,看看是不是还有更深一层的钥匙。很快,她的眼泪涌了出来,她说,她发现了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自卑至极,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敢出来。
这个充满恐惧、觉得自己不会被人爱与认可的小女孩才是化解她问题状态的钥匙。这是她20年前开始失眠的原因。当时,她遭遇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挫折,此后便开始失眠,这个小女孩的意象显示,她之所以失眠,是因为她认为,遭遇了这个挫折后,她就是一个失败的小女孩,再也没有人爱她了。
这在她小时候或许是正确的,但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是一个幻觉,因她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四五年前那次没失眠的体验也告诉她,她仅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她可以不必经过任何人的认可,就天然具有这份价值。
所以,当她带著双重的最佳状态的体验去拉、去拥抱这个躲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时,转化发生了。有一会儿时间,她泪如雨下,而那个小女孩不再只是躲在角落里,她也主动迎上去,去接受这份拥抱。
莫扎特的策略是任由那些悦人的欢乐蜂鸣,并借此打开问题状态,帮助我们不再卡在自我的恐惧中。有时候,问题状态太痛苦,直接让个案从最佳状态走向问题状态会有很大困难,这时就可应用达芬奇的策略。迪尔茨认为,达芬奇策略的核心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既可以沉浸在整体的美中,同时也会保持对细节的惊人洞察。借用达芬奇这一特点,迪尔茨将从最佳状态到问题状态的这条路切割成几部分,让个案一步步地从最佳状态向问题状态靠拢,从而实现转化问题状态的目的。
给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各自一个空间
动画大王迪斯尼的策略和达芬奇的策略有些类似,他也是将创作过程切割,但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而是切割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思维过程都包含著这三个部分,只是,我们这三个部分常常是混在一起的,这导致每一个部分都没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譬如,当你展望一个梦想时,你会同时担心,这能实现吗,甚至干脆就批评它说,这是一个妄想;当你试图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时,批评家也常常跳出来说,你真笨,你根本实现不了这个梦想;同样的,你也很难做一个尽兴的批评家,这时你的梦想家角色可能会跳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个没有想象能力的家伙;而现实主义者的角色也可能会跳出来说,你除了会批评还能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多辛苦……
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会有这种混乱,一个团队的集体思考过程也会有这种混乱,而迪斯尼的策略是,将这三个部分切割,给每一个部分一个单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它可以不受干扰地充分表达。例如,迪斯尼公司专门有一个“梦想屋”,在这个房间里,工作人员可以尽情想象,而不允许有任何批评。
迪尔茨将迪斯尼的这个策略进一步细化,具体步骤如下:
1)在后设位置,和个案谈梦想;
2)进入梦想家的位置,培训师让个案充分表达他的梦想,并询问个案有什么体验;
3)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4)进入现实主义者的位置,让个案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5)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6)进入批评家的位置,让个案从多方面去发现这个梦想和计划的不足;
7)回到后设位置,澄清一些问题;
8)让个案绕著“梦想家、现实主义者、批评家和后设位置”这个圆圈多走几圈,看看还会有什么感受和体验自动浮现出来。